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班主任园地
“洋”娃娃过中秋节

一、背景介绍:
  爱菊小学境外班成立至今已有4年,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港、澳、台等),共计64人。由于孩子们的个性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来到中国学习的时间还不长,对中国语言文字、民族风情、中国文化等了解甚少。据统计,孩子们最津津乐道地是迪士尼乐园,最期待的是圣诞老人的礼物……如何让这些“洋”娃娃真正融入中国文化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

二、活动目标:
  结合校已有的“节情”教育的特色,在境外班开展《“洋”娃娃过中秋节》的主题集会活动。通过找一找、 演一演、尝一尝、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境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活动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9/5—9/9利用校园网络,各班在中午上网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制作成小报。
  2、9/12—9/15各班布置并展示《“洋”娃娃过中秋节》的专题版面。
  3、9/15利用午会课进行“大手牵小手”活动,即四A班同学为一A班小朋友讲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等)。
  4、每班准备一些月饼等食品。

(二)主题集会:
  1、宣布开始:
  “洋”娃娃的中国情结——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境外班主题集会现在开始。(齐唱校歌)。

  2、说一说(真情流露)
  ——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佳节,每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念远方的亲人,与家人团圆,吃着月饼,赏着月亮,体味亲情的温暖和美好,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过中秋节。我来自台湾,也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我喜爱我们爱菊这个大家庭,当然我更希望我们的祖国能早日统一。
                                  ——四A班廖之宁

  ——“亲爱的Mike,你好吗?你回美国已有3个月了,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你。真希望你能再回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打球、游戏。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请你抬头看看美国的天空,月亮是否和中国的一样圆?看,我画了一个月饼送给你,尝尝吧!祝:中秋节快乐!”
                         ——节选自三A班张维乐写给同桌的信

  ——“法国是我的祖国,中国也是我的祖国,亲爱的班主任孙老师,谢谢你给我戴上了红领巾。有一次我做梦变成了一个蜘蛛侠,飞到了爱菊小学,飞到了您的身边。我一定会回来看大家的!想念你们的白斯!”
                           ——节选自白斯发来的电子邮件

  3、画一画(特长展示)
  ——请境外班所有学画画专业的同学们,上台展示长卷画《“洋”娃娃的中国情结》。学生们用稚嫩可爱的画笔,描绘心中的中国。(画名包括:在中国过节、今夜月儿圆、漫画—我穿旗袍、同心结等等)。

  4、演一演(实践表演)
  ——节目1:古诗吟诵《水调歌头》;表演者:四A;长笛伴奏:余念烨。
  节目2:歌舞《路边童谣》;表演者:一A班。
  节目3:古诗朗诵《十五夜望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演者:三A。
  节目4:儿歌《新三字经》;表演者:二A班。
  节目5:朗诵《飞吧,风筝》;表演者:四A班廖之宁(来自台湾,该朗诵获徐汇区学生普通话比赛一等奖)

  5、尝一尝(互动环节)
  ——各班开始切月饼,并制作成各种造型,再配上水果、点心,装成盘,很有艺术性。大家一边互相品尝味道甜美的月饼,一边随着背景音乐或吟唱或聊天,营造了暖意浓浓的和谐校园氛围,蕴藏了中国人文韵味带给孩子们的团圆与祥和。

  6、唱一唱(高潮结尾)
  ——挥舞荧光棒,全场齐唱《 We are the word》——天下一家,说明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可以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

  7、校长寄语(略)

  8、宣布结束:“洋”娃娃的中国情结——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境外班主题集会到此结束。

四、活动实施效果:
  从学校已有的“节情”教育特色入手,抓住中秋节这个教育的契机,合理的组织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顺理成章,得心应手。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
感到对中国文化有归属感,有文化认同感,并内化于自身人格的塑造。

五、点评:
  1、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实质是“族群归属”,归属于最大的族群,是国家认同;归属于久远的族群传统,是文化认同;这种归属内化于个体的知、情、意中,则为公民人格。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境外学生感到有归属感,有文化认同感,并内化于自身人格的塑造。

  2、文化认同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既重视人际和谐、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的且纷争不已的世界,中国文化的“爱好和平”及“和为贵”的智慧能为国际秩序提供一个合理的战略框架。文化传统的教育旨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而奋斗。我想,对于境外学生也不例外。

  3、人文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方面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了解并践性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所以,中秋节正好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学校已有的“节情”教育特色入手,合理的组织活动,便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校长点评:
  本文以民族精神之“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校“节庆”教育之拓展为支撑点, 真实叙述了“洋娃娃”过中秋节这一活动。内容来源于学校生活、来自于学校的境外学生。   
  德育教导紧紧抓住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契机,合理组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使境外学生在查一查、画一画、说一说、品一品等实践体验中领悟中国文化的渊源,感受中华历史的悠长,从而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活动构思新颖,立意深远,效果显现。(陈丽)

专家点评:
    根据境外班的特点抓住中秋这个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节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明、内容实,通过画、说、唱、演等形式,烘托浓浓的中国情结,形成轻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境外儿童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给人以启迪。可供类似学校借鉴学习。
好好时尚、好好精彩、好好开心的主题活动。

责任编辑:邓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