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信息科技
互联网环境中新型作业模式探索——以高中信息科技为例

互联网环境中新型作业模式探索

——以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为例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无尽的机遇和挑战,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始,零售、电子商务、社会服务、教育等领域均出现了与互联网结合的应用。本文将结合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现状,通过推荐现有的平台和资源,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新型作业模式,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给予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作业、优化

一、互联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意义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与教育的携手合作并不是新兴事物,网络也早已走出直供教师下载教学资源的单一作用,2010年上海在近百所学校推行了“电子书包”项目,将传统教材和练习以客户端app形式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供学生和老师使用。精彩纷呈的课程资料和教师实时沟通交流的环境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虽然这种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方式依然存在一定反对的声音,但不得不否认只要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的确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是日常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环节。学科作业设计需兼具差异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意性,传统作业往往缺乏个性化设计,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洪流中,是否能够借助互联网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从而弥补传统作业存在的缺失?通过前期的资料查阅和搜集,2015年以来互联网教育相关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互联网+作业”模式的探索相对较少(如表1.1所示)。本文希望通过一定的实践研究,讲互联网的实时互动、资源共享、多元化等优势融入作业设计、完成、评价的过程中,实现作业的效果最大化,更好的辅助教育教学。

关键词(2015年至今)

期刊文章数

互联网+

162853

互联网+教育

13624

信息技术

227858

作业、测试

2831

互联网+作业

668

1.1 中国知网期刊文章数统计

二、各种互联网新型作业模式

1. 课前预习作业+互联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实际情况中利用自己原有的有关经验对当前新的认知内容进行同化、顺应、重组的过程。课前适时的学情调查和预习作业,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也促进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1)调查式预习作业

学生从初中跨越到高中,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成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需要适时的改变,以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每学期高一新生入学或新知识讲授时,教师通过对学情的事先研究能够更好调整教学节奏、设计教学方法。

2)巩固式预习作业

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往往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设计精良的引入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旧知,亦能将知识进行很好的联系,形成体系。对于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来说,要求预习作业既能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接轨,又能能够快速的完成并及时反馈。

所以综合上述,两种作业类型均侧重于数据的归纳统计和分析,不少网络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和多媒体教室软件(极域多媒体教室)自带的测试功能就能较好的完成这类调查式预习作业。此类自带的测试功能往往操作简便,无论是教师问题(试题)的输入还是学生完成的过程都几乎没有技术性的要求,最后自动生成的图表结果能将教师所需调查的内容直观的展现,便于学生和教师的了解和分析。因为操作简易的原因,此类测试功能较为单一,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学生只能通过教师最后的统计得知完成情况。

2. 随堂测试作业+互联网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一步解释了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反复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直观的评价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为了追求学生学习状态的“轻负高效”,高中信息科技课的作业更侧重于当堂测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利用5分钟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与答疑。这样的需求往往传统作业很难达成,而专业网络课程(测试)平台(Moodle、考试酷等)却可以轻松解决。

1)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此类网络平台支持用户数据的导入,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提前输入至平台中,学生则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和操作。后台数据库保存了用户每次完成的情况,教师可通过管理员账号进行实时的跟踪,及时发现学生较为薄弱的知识点以及个别需补缺补漏的学生。

2)灵活多变的试题设置。有别于某些软件自带测试功能的试题题型限制,专业网络平台支持多种试题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都可进行设置,教师在设置试题时可通过统一模板将已有试题批量导入,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除此之外,考试的内容、形式也能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置,可以是全部学生相同试题、单一知识点的章节测试,也可以是随机试题、不同知识点的综合测试。

3)实时评价的反馈模式。学生完成测试后最期待的就是完成情况,传统作业往往需要经过上交→教师批改→下发→讲评环节才能进行反馈,专业网络学习(测试)平台能够跳过这些步骤,按照正确答案直接进行批阅和打分,学生不仅能够及时了解错误的试题,而且还可通过观看教师输入的试题讲解内容进行思考和自学。

专业的网络学习(测试)平台功能较为完善,但往往需要购买专业版才能得到更完整的功能。资金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专业网络学习(测试)平台走入学校和课堂,所以更多的教师也渴望相关教育部门能够给予适当投入,开发适合中小学使用的通用型学习平台。

3. 课后练习作业+互联网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映的总和,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当学生只有正确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时,才能实现最高效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学习材料,才能将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从中体会到学习真正的快乐。高中信息科技课程的课后作业也有传统试题的内容,但同样需要开放创新的作业,如:信息知识演讲、拓展资料阅读等等。这样的作业形式侧重于展示和阅读,那么常见的网络社交软件(微信和QQ)就能满足其需求。个人版的微信公众号能够提供文字、图像、视频的展示,只需让学生和家长关注公众号,即可随时浏览相关资讯,并进行简单的回复交流。高一同学思维活跃,他们设计的演讲内容和挑选的媒体资源不仅补充和延伸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内容,也开拓了教师和同学的思路。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都能成为公众号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不断完善自我。

4. 线上线下的互动作业模式

在学生眼中网络是“精彩丰呈的二次元世界”;在教师眼中网络是“新型教育方式的探索”;在家长眼中网络却是“孩子们浪费宝贵时间的罪魁祸首”。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网络总是家长们又爱又恨的源头,许多家长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甚至禁止孩子上网。家长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有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学生上网主要内容是娱乐聊天,花在学习和资料检索上的时间少之又少。那么,互联网新型作业是否能够让家长接受?结合以上现存的互联网新型作业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将在线和离线形式相融合,需要连网的在线作业可放在课堂中完成,以便于教师引导和帮助;而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或设计成离线模式,适时杜绝网络其他元素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三、总结

“互联网+”只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无论何种作业模式,其主体都是学生,所以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乐于感受、主动接受。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已经将电脑、手机和网络看成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型作业的形式和操作相较于传统作业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环境中的新型作业会慢慢找到更适应学生发展的平衡点,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 (3) :37-43

[2] 马仁民.谈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变革[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 (2) :90-90

[3] 陆叶.“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 (1) :40-41

[4] 于方军.中学生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任升录.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