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源中心 > 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性, 病毒的传染性是病毒赖以生存繁殖的条件, 如果计算机病毒没有传播渠道,则其破坏性小,扩散面窄,难以造成大面积流行。

计算机病毒必须要“搭载”到计算机上才能感染系统,通常它们是附加在某个文件上。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拷贝与文 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 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 (Word Excel 等宏病毒通过 Word Excel 调用间接地执行) ,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播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道,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在 70年代,那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 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十分大。 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广泛传播, 则把病毒对 PC 机的威胁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规模肆虐 于全世界各国的 IBM PC 及其兼容机之中,造成了相当大的恐慌。这些计算机病毒如同其他 计算机病毒一样, 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传染性。 通过认真研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 必定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更好地防止病 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袭。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 软盘

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那时 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 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 许多执行文件均通过软盘相互拷 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 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 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 “温床” 2. 光盘

光盘因为容量大, 存储了大量的可执行文件, 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 对只读式光 , 不能进行写操作, 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 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 , 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 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 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硬盘

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4.BBS

电子布告栏(BBS )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 BBS 是由计算机爱 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 用户可以在 BBS 上进行文件交换 (包括自由软件、 游戏、 自编程 ) 。由于 BBS 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 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 BBS 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 BBS 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5. 网络

现代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已使空间距离不再遥远, 数据、 文件、 电子邮件可以方便地在各个 网络工作站间通过电缆、 光纤或电话线路进行传送, 工作站的距离可以短至并排摆放的计算 ,也可以长达上万公里,正所谓“相隔天涯,如在咫尺” ,但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 了新的“高速公路” 。计算机病毒可以附着在正常文件中,当您从网络另一端得到一个被感 染的程序, 并在您的计算机上未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运行它, 病毒就传染开来了。 这种 病毒的传染方式在计算机网络连接很普及的国家是很常见的,国内计算机感染一种“进口” 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 在我们信息国际化的同时, 我们的病毒也在国际化。 量的国外病毒随着互联网络传入国内。

 

随着 Internet 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并将成为第一传播途径。 Internet 开拓性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Internet 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 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 这些被浏览的或是通过 FTP 下载的文件 中可能存在病毒。 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 Internet 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间传送 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功能, 因此, 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通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 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当前, Internet 网上病毒的最新趋势是:

(1)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制作的匿名个人网页直接 提供了下载大批病毒活样本的便利途径。

(2) 由于学术研究的病毒样本提供机构同样可以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的使用工具。

 (3) 由于网络匿名登录才成为可能的专门关于病毒制作研究讨 论的学术性质的电子论文、 期刊、 杂志及相关的网上学术交流活动, 如病毒制造协会年会等 , 都有可能成为国内外任何想成为新的病毒制造者学习、 借鉴、 盗用、 抄袭的目标与对象。

 (4)散见于网站上大批病毒制作工具、向导、程序等等,使得无编程经验和基础的人制造 新病毒成为可能。

 (5) 新技术、 新病毒使得几乎所有人在不知情时无意中成为病毒扩散的载 体或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