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成果推广
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行为的研究

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行为研究

————推广《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总结

漕河泾幼儿园[1]

 

一、           对原成果的认识

1、宛南实验幼儿园是一所一级一类示范园,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立足于帮助每一个幼儿获得幸福、健康、充实的生活,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初步的生活经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04年被批准为区重点课题,获得徐汇区第八届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教科院学校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形成了以营养教育、生活教育、运动教育为载体的健康教育特色,能帮助我们对已有的生活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理性的修正和完善,能改变我们那些"无意识"的教学行为,促进幼儿在生活教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2、我们将推广利用幼儿生活教育课题中“文明友爱生活”的基本经验,针对礼仪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创造性的应用到我园“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行为”教育中。

二、   推广的目的

1、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应用到本园之中,改善本园幼儿礼仪交往意识较淡薄的现状,解决幼儿礼仪交往中存在的缺乏主动性、持久性的问题,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能力,为幼儿一生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文明友爱方面的教育质量。

2、通过“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推广实践,总结本园成果推广的基本作法和途径,激发教师推广科研成果的意识,提高教师消化、吸收、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在实践中增长研究智慧、研究能力。

三、              推广的过程

1、对原成果的学习与认识             06年 4月——06年5 月   

1)初步学习“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形成对原成果的认识。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保障制度,组织管理网络,具体分工。

3)做好课题推广计划,了解《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课题的意义。

2、实践阶段                          06年5 月——06年 9月   

1)制定调查问卷,做好前测工作。

2)丰富礼仪儿歌的环境。

3)现场观摩活动、研讨交流信息。

4)不断反思教育方案,制定下阶段教育方案。

3、总结阶段                          06年 10月——06年 11月    

1)做好调查问卷后测工作,撰写调查报告。

2)收集案例、活动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四、              推广的效果

1、              在调查问卷得前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9.9%;中等水平的占80.5%;差的为9.6%。在设计的情景中,随机测查了35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42.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回答“为什么上课时不能乱插嘴”时,大部分幼儿回答“老师要批评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通过前测问卷,发现大部分幼儿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了解在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有部分幼儿不能去做,可见,在文明礼仪方面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幼儿的认识,让他们知道文明礼仪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变老师督促引导为自觉行动。

通过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礼仪交往,使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达到行为上的认同。同时,使幼儿行为习惯能自动化养成,礼仪交往的主动性、持久性得到提高。通过后期测评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68%;中等水平的占23.5%;差的为8.5%。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具体形象的,通过念礼仪儿歌、玩礼仪儿歌游戏棋等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例如:我们通过礼仪儿歌小使者的活动,从每班幼儿中推选出礼仪小使者,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

2、    通过课题研究,消除了部分教师以往对科研活动敬而远之,及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通过推广小而细的课题,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及创编儿歌的能力。例如:同样的培养幼儿就餐的礼仪习惯中,小中大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编出不同的礼仪儿歌。

3、    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宣传幼儿儿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统一教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容易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每周礼仪儿歌使家长对自己为什么要配合,怎么配合更清晰。同时也增强了家长的礼仪交往意识。由于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注意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这样礼仪行为才能持久。如:设置画外音“给家长的话”,一方面向家长说明老师提出此儿歌的教育意图和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也使家长领会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使家园沟通更能产生实效。此外,礼仪教育还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

4、    通过科研,幼儿园团队的研究交流氛围更浓了,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合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摩、交流案例等活动,教师间的合作和互动大大加强,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

五、              对原成果的发展

1、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儿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的工作,幼儿园也必须同小学做好衔接,使礼仪教育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加强。

2、我们以儿歌为载体,培养幼儿礼仪交往,拓展建立了幼儿礼仪儿歌资源库,收集并创编了近50首儿歌,并进行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学习礼仪分类,在所有儿歌中,内容涵盖了文明礼貌、共同生活、安全意识、自理能力四方面的内容,这与课程改革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涵是相挈合的,并运用于生活活动中,使之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对应。

 

附录1:漕河泾幼儿园创编的礼仪儿歌节选

1.生活礼仪:

1)用餐礼仪:

吃饭歌

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

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里,

自己的饭菜都吃光,桌面地面都干净。

2)仪容仪表:

站立歌

站像一棵松,小小青松青又青,天天挺立在山顶;

风吹雨打都不怕、青松越长越精神。

起立歌

小脚跟找朋友,小手掌放两边,小肚皮收紧了,

小肩膀往下压,小眼睛往前看。

端坐歌

坐像一台钟、小小膝盖头碰头、小手小腿做朋友、

眼看前方背挺直、快乐学习有劲头。

排队歌

队伍一条线,立正挺胸向前看,对准伙伴后脑勺。

走路歌

走路挺起胸,摆动两只手,挺胸向前走。

洗手

小宝宝,爱洗手,

大家一起卷袖口,

擦一擦,搓一搓,

我们的小手真干净。

起床

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们起床早,自己动手穿衣服,洗脸刷牙别忘掉。

背上我的小书包,欢欢喜喜上学校。路上不要贪玩耍,按时到校不迟到。

午睡

轻轻走进午睡室,自己的衣服折整齐;

小被叠好床靠齐,环境整齐靠大家。

 

3)交往礼仪:

待客歌  
 
客人来,
   欢迎他,  请坐下,   请喝茶,

客人问我,我回答,   我不害怕,陌生人。

  客人走,   送送他。   挥挥手,   再见吧!

不打架  
小刚不小心,   踩了我一下。   我不把他骂,
 
也不把他打。   打骂都不好,   不是乖娃娃。

祝寿  

爸爸过生日,   我要送个礼。   不送大蛋糕,   不送小玩具。  
画上一幅画,   写上祝福语。   唱支生日歌,   爸爸多欢喜。

文明用语歌

早上见面问个好,”good morning”少不了;

遇事需要道个谦,  对不起心记牢;

若是有人感谢你,”没关系别忘记;

请求别人帮忙后,切记说句谢谢你

 

幼儿园里朋友多

幼儿园里朋友多,大家一起真快乐,你跳舞,我唱歌,团结友爱笑呵呵。

 

礼貌常用语

语言礼仪礼貌用语记在心,争做文明小朋友。字不离口,

谢谢两字常常有,错事情对不起,助人常说没关系

2.公共场所礼仪:

走路静悄悄  

我要学猫猫,   走路静悄悄。   楼下张婆婆,   最怕吵和闹。  
脚步咚咚咚,   吓得她心跳。   要是吓出病,   那可怎么好? 

回答  

爸爸在叫我,   我不答应他;   妈妈在呼我,   半天才回答。  
爸爸和妈妈,   都是我错啦。   你们在叫我,   我要马上答。

问路  

要问路,看一看,   是否有人在身边。   陌生人,不要怕,  
问他他会给答案。   问好了,道声谢,   沿着方向走向前。

 

礼貌歌

小朋友,讲礼貌,见老师,问声早,见同伴,问声好,

告别时,说再见,向人家,借东西,说一声,谢谢你

踩了人,多着急,快快说,对不起,碰了我,不生气

轻轻说,没关系,小朋友,要友好,不要做,小霸王

小伙伴,手拉手,你我他,好朋友。

 

生活礼仪歌

        

小朋友,本领大,小抽屉,自己理,小手帕,自己洗

洗了手,关龙头,自来水,不白流,吃饭了,坐坐好

饭粒儿,不乱撒,不要做,漏嘴巴,我爱书,我爱报

看过了,整理好,小玩具,大家玩,不弄脏,不损坏

集体事,大家做,好环境,共维护。

 

升国旗

国旗国旗,红艳艳,伟大祖国我爱您;

唱国歌,多神气, 祖国祖国我爱您。

 

好宝宝歌

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问声早,

公共车上让座位,过马路时看左右.

学会虚心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

交通规则要记牢

小朋友,别乱跑,交通规则要记牢,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一等。

 

3.学习礼仪:

一日生活三字经

清晨起,梳洗毕,离家前,说再见,到学校,问声好.

楼道内,靠右走,教室内,不吵闹,学本领,要听讲.

遇问题,手举高.

 

专心听讲

上课专心来听讲,老师教导记心上,举手发言要大胆,回答问题要响亮。上课时,做正直,两手放平看老师,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回答。春风吹,阳光照,宝宝自己进学校,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说声早,这样才是有礼貌。

 

学习礼仪

看老师、看黑板;耳朵专心听,老师讲课用心记,同伴发言仔细听;

小手认真做:小手举得高,操作积极参与好;发言声音响:唱歌有节奏,

发言要大胆;脑子勤思考:问问为什么,想想怎么办。

 

附录2:利用儿歌开展生活教育的案例 

案例1:文明小使者

情况分析:

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班级的老师都能有礼貌的问好,但是,在走廊或校园里,见到其他班级的老师或家长就不会问候。由于,老师的反映,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们在礼仪行为上的缺乏,而将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应该继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礼貌、懂礼仪的文明人。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礼仪常规的教育十分必要。孩子们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受家庭的过多呵护,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尊重他人的教育。其次,由于家长工作忙,许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人对孙子的话言听计从,所以甚至孩子用手指着他们的鼻子跟他们嚷嚷,他们也不生气。现在的家长大多只关心孩子的智力成长和身体健康,很少有家长注意对孩子礼仪、礼貌上的教育。 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通过学习儿歌、童谣,让孩子们在儿歌的诵读中、童谣的对话中了解文明礼仪,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儿歌:上课时,做正直,两手放平看老师,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回答。春风吹,阳光照,宝宝自己进学校,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说声早,这样才是有礼貌。

分析:

孩子的礼仪行为是在实践运用中锻炼出来的,于是我们班又开展了文明小使者的评选活动,每天班里都要选派一位小使者,与邻班老师、学生家长打交道,让孩子在实际中锻炼自己的社交礼仪、养成自己的文明行为。孩子们在负责任的过程中,学会了责任,体会到了用礼仪行为交往的快乐,逐渐养成了礼仪行为。我们每个月进行一次文明小使者的评选活动。在评价的激励下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案例2:午餐时分  

情况记录:

在午餐时,有的幼儿边吃边说,饭粒掉在了桌上,地上,我提醒幼儿吃饭时,要身体靠着桌子,安静的吃饭,注意桌子上要干净。虽然事先进行了提醒,但有的幼儿在吃饭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要说话。于是我一面不时的提醒幼儿要认真吃饭,同时还自编了“生活礼仪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念念“生活礼仪歌”,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方面的教育,让幼儿在儿歌中得到浅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有的幼儿在午餐时,有说话的现象,其他的幼儿就会提醒他“吃饭了,坐坐好,认真吃,不说话,饭粒儿,不乱撒,不要做,漏嘴巴”。幼儿听了之后,马上就改正认真吃饭了。

 

分析:

由于在家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好习惯要经过不断的巩固,才能养成。午餐是幼儿在园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午餐吃得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而要想让幼儿午餐的质量有所提高,首先在午餐的常规上要下工夫,养成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而儿歌以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节律,使孩子易于接受,喜欢读,乐意读,同时让幼儿在念儿歌,说儿歌的过程中,得到潜在的教育。利用自编生活礼仪的儿歌,在教育幼儿午餐的礼仪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后要多用一些儿歌,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礼仪行为的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案例3:我是好宝宝

情况实录:

 

    结合幼儿园的“礼仪节”活动,老师和家长们共同收集了一些有关礼仪的童谣。在阅读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认读读这些礼仪童谣,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了礼仪的常识。

    比如在“我是好宝宝”的学习中,彭彭说:“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以前乘车子是大人让给我们座位,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会让座位给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了!”龙龙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车子开的时候会站不稳的,我们也应该让座位给他们坐。”明明说:“大肚子妈妈,肚子里藏着小宝宝,站着也很清苦的,我们也应该让座位给她们坐。”

    孩子们在学念儿歌的过程中,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着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反思:

    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能对孩子长大后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年龄小,枯燥乏味的说教往往会使孩子们厌倦,而把良好的礼仪培养溶于短小精悍的童谣中,并且让孩子们在学念的过程中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怎样做一个讲礼仪的孩子,能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树立学好样、做好孩子的愿望。

附:儿歌——好宝宝歌

见了老师问声好,

见了同伴问声早。

公共车上让座位,

过马路时帮老小。

学会虚心懂礼貌,

人人夸我好宝宝。

案例4:文明小使者

情况分析:

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班级的老师都能有礼貌的问好,但是,在走廊或校园里,见到其他班级的老师或家长就不会问候。由于,老师的反映,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们在礼仪行为上的缺乏,而将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应该继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礼貌、懂礼仪的文明人。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礼仪常规的教育十分必要。孩子们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受家庭的过多呵护,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尊重他人的教育。其次,由于家长工作忙,许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人对孙子的话言听计从,所以甚至孩子用手指着他们的鼻子跟他们嚷嚷,他们也不生气。现在的家长大多只关心孩子的智力成长和身体健康,很少有家长注意对孩子礼仪、礼貌上的教育。 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通过学习儿歌、童谣,让孩子们在儿歌的诵读中、童谣的对话中了解文明礼仪,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儿歌:上课时,做正直,两手放平看老师,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回答。春风吹,阳光照,宝宝自己进学校,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说声早,这样才是有礼貌。

分析:

孩子的礼仪行为是在实践运用中锻炼出来的,于是我们班又开展了文明小使者的评选活动,每天班里都要选派一位小使者,与邻班老师、学生家长打交道,让孩子在实际中锻炼自己的社交礼仪、养成自己的文明行为。孩子们在负责任的过程中,学会了责任,体会到了用礼仪行为交往的快乐,逐渐养成了礼仪行为。我们每个月进行一次文明小使者的评选活动。在评价的激励下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案例5:午餐时分  

情况记录:

在午餐时,有的幼儿边吃边说,饭粒掉在了桌上,地上,我提醒幼儿吃饭时,要身体靠着桌子,安静的吃饭,注意桌子上要干净。虽然事先进行了提醒,但有的幼儿在吃饭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要说话。于是我一面不时的提醒幼儿要认真吃饭,同时还自编了“生活礼仪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念念“生活礼仪歌”,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方面的教育,让幼儿在儿歌中得到浅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有的幼儿在午餐时,有说话的现象,其他的幼儿就会提醒他“吃饭了,坐坐好,认真吃,不说话,饭粒儿,不乱撒,不要做,漏嘴巴”。幼儿听了之后,马上就改正认真吃饭了。

 

分析:

由于在家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好习惯要经过不断的巩固,才能养成。午餐是幼儿在园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午餐吃得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而要想让幼儿午餐的质量有所提高,首先在午餐的常规上要下工夫,养成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而儿歌以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节律,使孩子易于接受,喜欢读,乐意读,同时让幼儿在念儿歌,说儿歌的过程中,得到潜在的教育。利用自编生活礼仪的儿歌,在教育幼儿午餐的礼仪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后要多用一些儿歌,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礼仪行为的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案例6:我是好宝宝

情况实录:

 

    结合幼儿园的“礼仪节”活动,老师和家长们共同收集了一些有关礼仪的童谣。在阅读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认读读这些礼仪童谣,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了礼仪的常识。

    比如在“我是好宝宝”的学习中,彭彭说:“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以前乘车子是大人让给我们座位,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会让座位给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了!”龙龙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车子开的时候会站不稳的,我们也应该让座位给他们坐。”明明说:“大肚子妈妈,肚子里藏着小宝宝,站着也很清苦的,我们也应该让座位给她们坐。”

    孩子们在学念儿歌的过程中,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着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反思:

    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能对孩子长大后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年龄小,枯燥乏味的说教往往会使孩子们厌倦,而把良好的礼仪培养溶于短小精悍的童谣中,并且让孩子们在学念的过程中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怎样做一个讲礼仪的孩子,能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树立学好样、做好孩子的愿望。

 

附:

儿歌——好宝宝歌

见了老师问声好,

见了同伴问声早。

公共车上让座位,

过马路时帮老小。

学会虚心懂礼貌,

人人夸我好宝宝。

案例7:穿衣歌

原由: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孩子们的服装也慢慢多了起来,每次午睡以后,要求老师帮忙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我决定改变原来的课程安排,今天就让他们学习穿外套的方法。

我想:“前一届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活动效果很好,这次就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吧”。可是在活动中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孩子们在伸衣袖的时候,总习惯性的把另一只小手放开,这样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里,衣服始终穿不到身上,孩子们很无奈的又要寻求帮助。于是,我又一次改变了教学策略,根据班级孩子的特点,运用了短小的儿歌,并且配上形象化的象声词,如呜呜、拉拉、哈哈,孩子们边学边记忆方法,解决了难点。很快就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知道,他们为自己小手能干而会心的微笑。

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要正确看待生活课程。生活课程,其实是生活与教育的有机整合。因此,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的因素,从而使教育对生活进行改造,本案例中通过提供各类支架促使孩子生活中整理能力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也要求这类教育体现生活的特点,如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

二、对小班孩子进行生活教育,我们可以挑选和设计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短小儿歌来作为教学的辅助方式。这样既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又能寻求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时机。

三、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老师要善于设计一些符合他们经验和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在儿歌中出现。这样就更能加深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而且也能帮助他们记忆。

案例8:整理床铺

案由:

每天午睡前幼儿总是喜欢在走廊上奔跑,而午睡起床后,很多小朋友被子凌乱的散在床上,针对此情况,我们创编了儿歌:轻轻走进午睡室,自己的衣服折整齐,小被叠好床靠齐,环境整齐靠大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起床的生活活动。瞧:有的穿着衣服,有的折叠被子,先完成的小朋友便在老师鼓励下两人合作叠起小床。有的把床搬来交给老师;有的两张两张叠在一起,个子小的孩子也不甘落后,热情地帮助动作慢的同伴整理被子……看着经过自己与大人共同劳动换来的成果,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孩子们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欢乐!

分析:

整理床铺看来是大人的事,特别是叠床铺具有一定的体能消耗,但是它却蕴涵着许多品德要素的培养:孩子在参与活动中,培养了劳动意识;合作完成任务意识;激发了关心集体的情感;懂得集体的事大家做的道理;也体验了大人劳动的辛苦;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孩子亲手劳动,体验了完成任务的成功与自信,这样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对于孩子发展具有积极的挑战意义!看着一天比一天多的孩子参与这项活动,我的感触很深……

案例9:洗手

情况记录:

小班的幼儿是家里的小太阳,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生活自立能力方面,特别的薄弱。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有的连洗手也不会,他们只是把双手淋湿,就算洗完了,还有的幼儿洗完后不会擦毛巾,湿湿的小手就往衣服上擦,还有在洗手时不会用肥皂,还有的把袖口洗湿。。。。。。,老师基于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朗朗上口的儿歌给予幼儿教育和引导,幼儿通过儿歌的形式,不仅养成了良好洗手的卫生习惯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现在我班的幼儿在洗手时会边念儿歌边洗手,不用老师在旁不停的督促和提醒了。

 

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刚进入幼儿园,老师在各方面都要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采取何种适合小班年龄层次的教育方法是 非常重要的。经过老师的实践和运用,我觉得儿歌是非常好的教育途径,能潜移默化的深入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比老师的大呼小叫,要有用的多。

附:   洗手歌

小宝宝,爱洗手,

大家一起卷袖口,

擦一擦,搓一搓,

我们的小手真干净。

案例10:我来当交警

 

原由:

在“小小讲新闻”的活动中,小朋友谈到了最近“八荣八耻”活动中交警处理违反交通规则的新闻,晨晨小朋友说:“我爸爸是警察”,这时孩子一说警察就特别兴奋,有的孩子就说:“我看到晨晨爸爸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有的幼儿说:“早晨来幼儿园时我看到警察叔叔在教育司机。”有的说:“昨天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叔叔抓走了”,说到警察幼儿特别有兴趣,而且求知的欲望特别强,于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了解交警叔叔的工作,同时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交通规则,积累一些交通安全的经验,更好地融于社会。

在开展的一系列:我来当交警;小小安全员;大马路等活动中,孩子们参与非常积极,他们大胆地投入活动,谈话非常积极,对交警叔叔非常敬重。就连平时比较调皮的几个孩子,都认真倾听别人讲述,并不断向交警叔叔提出心中的疑问:黄灯亮了是什么意思?这些是什么交通标志?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在孩子与交警叔叔互动时,他们的情绪特别的高涨,并十分主动、热情和交警叔叔交谈,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都能大胆地回答交警叔叔的问题。活动后,老师结合交通规则的学习,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形式,让幼儿了解一些交通的常识,文明行路的要求和交警工作的辛苦,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积累一些文明交通的经验。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交警的同志来直接与幼儿交谈、学习、互动,既培养对交警叔叔的敬重和热爱,又萌发幼儿的安全意识,从中得到交通安全教育。同时通过交通规则礼仪儿歌的学习,加深了幼儿的认识,幼儿更加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而且对改变家长的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

 

附录3:利用儿歌进行礼仪教育的活动方案节选

轻轻(小班)

活动目标:

1  通过情景表演懂得做事要轻轻,不妨碍别人休息。

2、在活动中,  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豆豆家的模拟场景一个(由大班孩子表演)

活动过程实录:

一、      情景表演

1、介绍:

师:这是谁的家?这是豆豆的家,她的家里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豆豆。看!这天早晨,他们一家在做什么呢?

2、幼儿观看表演:妈妈起床了  (重点突出动作“轻轻”的夸张)

3  讲讲观看后的感受。

师:妈妈在做什么?她做了哪些事情?

师: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引导:豆豆和妈妈轻轻地起床做事情,可是天亮了,爸爸为什么还睡得那么得香呢?请你再仔细看、认真听,就会明白了。

4  再次欣赏有声表演:妈妈起床了  (根据幼儿表演的进行老师旁白)

一天的早晨,爸爸下班回到家刚睡着,妈妈就轻轻地起床了。她轻轻地穿衣,轻轻地穿鞋,轻轻地跑过去叫醒了豆豆,豆豆也跟着轻轻地起床了,她们你看我,我看你,轻轻地笑了。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爸爸为什么还在睡觉?(原来爸爸刚下班回来。)

师:妈妈和豆豆为什么做事要轻轻的呢?

师小结:原来妈妈和豆豆做事轻轻,是为了不影响爸爸休息。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妈妈和豆豆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完整欣赏,参与表演

1、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轻轻》

2、幼儿念念儿歌:

 3师:噢,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做事情要轻轻的,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了。那么还有哪些地方也要我们做事情轻轻地呢?

幼:说话要轻轻的;开门、关门要轻轻的;走路要轻轻的;看书是要轻轻的;搬桌椅是要轻轻的

师:既然做事情要轻轻的,那是不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轻轻的呢?

4、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事情是要轻轻的,那怎样来提醒大家,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呢?(幼儿讨论)

三、做标记

活动后的反思: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本次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创设了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豆豆的家。温馨、可爱的家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为他们学习礼仪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在整个活动中,老师设计的提问总是围绕着“轻轻”来展开,并能及时地加以梳理、提升,懂得做事轻轻,不妨碍别人。活动中,老师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如: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要轻轻、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轻轻的好呢?并能关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观看情景表演、讨论等手段,形成生生、师生之间宽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

活动中,老师能够根据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孩子上厕所吵吵闹闹影响到别人进行及时地引导,通过现场的讨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要轻轻,不能影响别人。

活动的最后做标记的环节,目的是想通过环境起到教育的暗示作用。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老师事先做好几个标记,引导孩子观察哪些地方也需要轻轻地,使活动延伸到低结构中,促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迁移。

附:儿歌 轻轻

起床要轻轻,

走路要轻轻,

说话要轻轻,

开门要轻轻,

搬桌椅也要轻轻。

做个轻轻的好宝宝,

文明礼貌人人夸。

 



[1] 课题组成员:王敏、何蔚、瞿瑛、卫玲、殷维、陆晓云、李嘉、徐蓓、黄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