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徐汇区教育系统第一届学术节 > 专题报告
开放式校园氛围与精细化教学管理——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点击下载文档

 

 

开放式校园氛围与精细化教学管理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龙世明

 

一、“开放式”与“精细化”的对立统一

1、“细节决定成败”,教学需要精细化管理

无论是把教学看作为科学还是看作为艺术,它都是一种精细化的过程,因此教学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命题、考试等等,也都应该是教学管理所要涉及的环节。“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精细化教学管理,很难有课堂教学的成功。

2、“课改是教育价值观的重构”,课改需要开放式氛围

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开放式发展”、“个性化发展”;而这首先就需要有“主动性”、“开放式”、“个性化”的教师。没有一个开放式的校园氛围,就不会有开放式的教师,也就不会有课改的成功、教学的成功。

3、“开放式”与“精细化”的对立

“精细化”,顾名思义与精确、细致、严密、严谨有关;而“开放式”,则与自由、宽松、民主相联系。显然,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性或“对立性”。

那么,能否找到“精细化”与“开放式”相统一的结合点呢?

4、“开放式”与“精细化”的统一

营造开放式校园氛围是以尊重人、相信人、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为了唤起教师(也应包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以校园文化场为无形制约,以激励为动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的自觉行为。

缺少了“精细化”的开放,课改与课堂就可能会放任自流;而缺少了“开放式”的精细,课改将会失去动力。“精细化”与“开放式”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聚焦课改、决战课堂”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其最佳结合点应该是变“要我精细”为“我要精细”。

教师是“课改”的主人,“课改”与教学的最终实施者还是教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该体现在使教师从“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的转变过程之中。

 

二、从“要我精细”到“我要精细”之教学管理案例

案例(一):两次备课

1、释义:第一次是集体备课,即由一位教师先备好课并在备课组中说课(主讲),备课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第二次是个人备课,在备课组统一重点、难点、进度的前提下,形成具有个性化风格的教师个人备课。

2、做法: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备课组每一位成员轮流担任“说课”的主讲。集体备课包括设计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难点、研究认知结构,充分考虑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等一切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方面。

3、目的:“教师多花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少花时间”,“把功夫用在课前”是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实施情况:从1998年起在预初年级试行后,又推广至各年级的备课组,近几年形成制度,并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实际上每一位教师都在“集体备课”中受益,因而轮到主讲时每一位教师也都不甘心表现得比他人逊色,主讲人除了按常规要求备课外,总是尽可能地多收集信息,完善备课资料,提供资源支持,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会获得一种帮助别人的愉悦。许多备课组已形成了一种“注重创新、尊重差异、积极互动、合作交流”的良性小气候,这种组内的良性小气候又是开放式校园氛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案例(二):两种命题

1、释义:第一种命题是用于期中考或期末考的试卷命题;第二种命题与第一种命题要求完全相同,但不用于学生考试,命题人为未参加第一种命题的所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2、做法:第一种用作考试的命题,由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交叉命题,由教导主任指定命题人,命题人在考后的质量分析会上,需陈述命题意图,并接受被考年级教师对命题的反馈。

第二种不用作考试的命题卷,是针对同学科本年级学生的命题,用于本年级学生在考前复习时的练习,练习后接受同备课组其他教师的点评。

 

3、目的:其一,“只有教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所以必须重视命题研究;其二,提高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我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目前已占教师数的60%以上,而考试命题的机会较少,长期缺少考试命题的锻炼也就缺少了对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的熟悉与研究,最终必然会影响教学。

4、实施情况:虽然第二种命题的试卷不用于考试,但作为复习时的练习卷也同样是面对本年级全体学生和教师的。有命题经验的人都知道,试卷虽说是对学生(考生)的检验,但检验考生的同时也在检验命题人自己的水平,因此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更何况以此表现自己的水平还会为以后获得第一种命题的机会创造条件。

此外,我校还有“两组试卷分析”、“两类带教”、“两个层面的听课与评课”等教学管理方法。

当然,从“要我精细”到“我要精细”有一个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还有上述“案例”中未提到的其他因素。

 

三、“开放式”与“精细化”辩证统一的核心——成就教师

1、伴随着“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转变的是“成就教师”。

例如:我们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我校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人都制定了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计划。

又如:我们为教师创造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各种机会,包括出国、出境交流、培训等各种学习机会,开阔“专业眼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再如:树立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宣传、发扬等等。

2、“成就教师”从“要我成功”走向“我要成功”

以我校教师发展可比数据为例:

1、高层次学历:2003年教师中硕士1人,在读硕士2人;目前教师中硕士5人,在读硕士学位3人,已占教师数的83%,是2003年的26倍。

2、高级职称:2003年在职的中学高级教师有14人,目前在职高级教师有17人,近三年在有5位高级教师退休或调离的情况下,又有8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职的高级教师净增3人。

3、区教育系统以上学科带头人:2003年区教育系统以上学科带头人1人;目前,区教育系统以上学科带头人有3人,是2003年的3倍,还有4人在2005年被确定为“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工程人选”,另有区骨干教师6人。

 

四、“开放式”与“精细化”辩证统一的成果——学生发展

“聚焦人才”、“聚焦课改”真正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发展来检验,实践证明位育初中学生是能够在开放式校园氛围与精细化教学管理中获得和谐发展的。

例如,我校的各科教学质量始终在同类校中领先。

又如,近三年(20042006年)我校学生获奖统计:

 

学生团体(学校)

学生个人

获全国(或国际)奖

13

199

获市级奖

65

576

获区级奖

126

368

 

204

1143

我校学生两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定向越野竞赛;三次代表中国接待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官员对“国际人道法培训”项目的视察;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科普英语竞赛团体第一名;连续四年获得上海市桥牌竞赛初中组冠军;男子排球一直保持上海市前二名;2006年有6位学生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华罗庚杯”全国少年数学邀请赛中获一等奖……需要说明的是,我校课改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学生竞赛获奖,更何况我们大多数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无校外的竞赛或评比。但位育初中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层次如此之高,获奖人次与奖项如此之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的课程领导状况以及“聚焦人才”、“聚焦课改”的实效。

开放式校园氛围与精细化教学管理的辩证统一是有效实现校长课程领导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长应努力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重新审视校长课程领导的职能,使课程改革的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发展、学校不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