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德育研究指导 > 学科德育研究指导
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几点建议

学科的德育教化工作,必须与学科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机地融入其中,以求得学生在情感体验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逐渐得到真实的提高。

一、德育教化有机融入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功能决定了德育教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必然

   1.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德育教化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母语教育。

学习母语,一方面是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人际之间的沟通,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人,还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思想、情感、审美意识等的责任。这一切,都是“育人”,都是德育教化本身应有之义。

    学习母语,还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学习者在社会生活中,终身学习与运用。这就需要学习者有相应的调适能力,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其二,学习者除了要学习既定的语言材料,如教材、文件等,更大量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阅读、收视(听)大量文化传播媒体所提供的材料,这就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辨析、评价、筛选、鉴赏的能力。以上,都与德育教化密切相关。

2.语文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德育教化是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隐性核心目标。

    语文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紧密结合、不可分离,是以人类思维、情感的物质载体——语言,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语文,绝不是只为记住文字学、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等等知识概念,重要的,是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的沟通中,运用和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个学习的过程,始终都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更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素养的升降变化。换言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向心靠近,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无限渐近向心靠近,则推动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渐近达成。

    综上,德育教化的核心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了。

     (二)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

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及地区、学校所开展的校本课程中,有大量的人文资源,对此,教师应做有心人,随机取用,因人而宜,不求系统,但求“动心明理”,积极主动地进行德育教化工作。

就目前已有资料的分析,德育教化的内容大致有六个方面,其下各有若干子门类,列举如下:

   1.生活•自然

      1)生活情趣

      2)生命价值

      3)人与自然

   2.品德•操守

      1)行为准则

      2)境界追求

   3.文学•艺术

      1)文学艺术的门类和特点

      2)文学艺术的鉴赏

   4.祖国•世界

      1)祖国的河山

      2)璀璨的人类文明

      3)世界各民族共同和谐的发展

   5.历史•人民

     1)人民创造历史

     2)先进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6.科学•真理

     1)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追求真理

     3)献身科学

    在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时,要依据学生的情况,掌握好深广度,特别在文本材料的使用时,要注意不求全,不割裂,不拔高,不贴标签,更不要误读,避免望文生义、以讹传讹。

      (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巧思妙用相应的德育资源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学习语文,就是学“做人”和“识人”。学习语文,必须整体的而不是肢解的,依据语言及其在具体语境中蕴含的意义和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会“察言观行”,感受、体察、理解相关的内容,并进而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外在手段,都是为“读懂,会用,能体察,知辨析”服务的。

当然,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到更多的内容并迅速达成“内化”,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基本策略,现举若干例,列于下:

   1.因文悟道

    紧扣文本的内容及表达,揣摩作者的语言运用、行文结构、情感倾向,在结构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言语特点,世像特征及作者用意。

2.激趣引思

    善教者让学生乐学。趣,是入门之标记;激趣,是引导学生的手段。让学生从趣中生发问题,思考求索,这是教学的精髓。

3.因材施教

    视学习者的具体程度而实施有区别对待的教学,并相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是可供选择的学习任务,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反映。

    另,对不同的文学样式或不同的文章体式的文本,能有差异地进行教学,抓特殊性,归纳出共性。这是有哲学理念的教师所乐为的。

4.博采深究

    语文,本就是熔文史哲于一炉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要“知人论世”,就不可不“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现代信息社会,“海量”“宇量”的信息,教师不由得不去研究如何筛选、加工、重视信息,同时也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打鱼”之法,“深加工”“取精华”之法。

5.推展延伸

    读文知人,最好读作者所有的文章,进而读不同的人对他的评论之文。

课堂内读文与课堂外读人亦当结合;读平面媒体之文与读多媒体之“文”也应结合;读文本之美与读山川之美景更当结合。

    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集”,正是现代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绝不应放弃这一阵地。

   二、有待在实践中研究提高或求解的若干问题

   1.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凸显

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语文并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综合课程。在教学中容易迷失自身缺乏语文味道。应把语文学科特性的凸显作为语文德育教化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强调人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工具性的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应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能把语文课演变成思品课、主题班会课。

2.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突破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一般都借助于文本中德育资源的挖掘。语文学习出文本解读之外,写作、口语交际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发掘潜在的德育因素亟需思考。

3.德育教化成效的科学评价

    对德育教化的手段、成效的评价应更加科学理性。就语文学科而言,德育内容是内隐的,本来就是学习内容中自有的,绝不是外加标签式的。否则,又将沦落为“智育”式的、急功近利型的“口号”德育。

                                          中学教研部语文组

                                          (执笔  陈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