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科学
教师的“疏忽”,意外的收获

教师的“疏忽”,意外的收获

——记《溶液的形成》一课的部分教学环节

紫阳中学 朱慧琼

有幸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七年级第一册中“溶液的形成”,整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从提出疑问,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论交流,进行得相当顺利,一节课井井有条,很完整地结束。回忆自己上同样内容时,其中一个环节的情况大不相同,由于不同的提问方式,发生了一些意外的情况,用了两课时才把这个内容上完,但由于意外情况的发生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我就来具体讲讲两个教师上同一个课题时,同一个环节中某些不同的做法,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课堂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四种物质(食盐、硫酸铜、沙粒、粉笔屑)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物质可以分为可溶的物质和不可溶的物质。

师(拿起其中一组桌上的食盐溶液):食盐真的消失了吗?

生:没有,溶解到水里去了。

师:对,食盐溶解到了水中,用粒子模型理论分析,就是食盐的粒子与水的粒子混合成为了食盐溶液。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食盐溶液、硫酸铜溶液的组成。得出结论:食盐、硫酸铜被溶解,水能溶解食盐和硫酸铜。学生阅读教材,认识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解溶质的液体称为溶剂。组织学生归纳出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拿起上课一开始引入环节使用的冰糖溶液,让学生分析冰糖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巩固所学的新概念。

师:部分冰糖还未溶解完,有何方法加快溶解速度?

1:加热

2:搅拌

3:把它弄碎

师:可能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请大家做出假设。

有了之前加快冰糖溶解方法的讨论,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假设: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是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课程内容继续顺利进行……最后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交流了本组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整节课顺利地结束。

课堂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四种物质(食盐、硫酸铜、沙粒、粉笔屑)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物质可以分为可溶的物质和不可溶的物质。

师(拿起其中一组桌上的食盐溶液):食盐真的消失了吗?

生:没有,溶解到水里去了。

师:对,能不能用粒子模型理论解释食盐溶解到水中的过程?

生:……(六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过粒子模型知识,对于这方面知识学生们有些遗忘)

师(提示):粒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食盐放入水中后,食盐颗粒表面的粒子会?

生:表面的粒子不停地运动,离开食盐颗粒进入到水中。

师:食盐粒子进入水中后,与水粒子混合成为食盐溶液。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食盐溶液、硫酸铜溶液的组成。得出结论:食盐、硫酸铜被溶解,水能溶解食盐和硫酸铜。学生阅读教材,认识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解溶质的液体称为溶剂。组织学生归纳出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学生分析食盐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巩固所学的新概念。

师: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大家做出假设。

1:温度高低

2:搅拌与否

3: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

4:溶质颗粒大小

5:溶质的多少

6:溶剂的多少

“溶质的多少以及溶剂的多少”这两个因素的提出,显然是学生的一个误区,如果不纠正,进行相应实验,得出的结论表面上看,学生会以为溶质的多少真会影响溶解快慢。如何纠正呢?

师:我们有一定的生活常识,都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溶质多溶解所花的时间长,溶质少溶解所花的时间短,是不是花的时间短,速度就一定快呢?

学生们似乎还没转过弯来。

师:打个比方:两个女工做衣服,甲女工做一件衣服花了一小时,乙女工做两件衣服花了两小时,哪个女工快?

生:两人一样快

师:但是乙女工花的时间长,你怎么说一样快呢?

生:乙女工做两件衣服花了两小时,也就是说平均做一件衣服花一小时,而甲女工也是。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相同量的溶质和溶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比,判断哪个快。

师:分析得很到位,同学们明白了吗?

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这一因素的提出,说明学生完全理解了物质溶解的过程(粒子模型理论角度),老师心中暗喜,但就这一因素设计后面的实验进行验证,显然有些难度,还是会回到“溶质颗粒大小”上。

师:同学们想想,一块冰糖,敲碎了之后,变成许多小颗粒,这些所有的小颗粒的总表面积大,还是原来这块冰糖的表面积大?

生:敲碎以后变成小颗粒的总表面积大。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同学们提出的“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和溶质颗粒大小”这两个因素归为一个呢?“溶质颗粒大小”比较通俗易懂,我们就用这个,可以吗?

学生们同意了老师的这一说法。课继续进行……到一节课结束,只完成了实验的设计和交流,没能完成实验。

课后,有一个学生留住了老师:老师,我觉得“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更合理,我能提出反例。

师:你说说?

生:比如说一块冰糖,四周和中间挖空一些,颗粒大小基本不变,另一块实心的较小颗粒的冰糖块,质量相同,因为挖空的冰糖与水的接触面较大,溶解较快。所以我觉得用“颗粒大小”不能代表“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这样说不科学。

师:我觉得你的想法挺有道理的,很高兴你有自己的想法,进行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你很有科学探究精神哦。

过了几天,这个学生又找到了老师。原来他回去后用家中现有的材料(方糖和水)进行实验,用线让一块方糖部分离开水面,另一块浸没在水中,发现部分离开水面的方糖溶解得快,他觉得很不理解,按照粒子理论解释不通。教师对他课后的探究活动给与肯定,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你确定两块方糖的质量相同吗?用线保持方糖部分脱离水面的过程中是否晃动?学生好像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分析与评论:

“课堂一”中,教师通过设计提问:部分冰糖还未溶解完,有何方法加快溶解速度?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能想到:加热,搅拌,弄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假设: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是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在教师的引导下,避免了学生想到其他方面,提出和课本上不同的因素,节省了时间,课就像教师预设的那样,进行得很顺利,没有横生枝节,但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二”中,不像“课堂一”中由教师直接简单口述“用粒子模型解释溶解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粒子模型内容,引导学生想象食盐粒子脱离食盐颗粒表面,和水粒子混合,顺着学生的思维一起分析溶解的过程。这样做使学生真正地从微观的角度形象地理解了溶解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用科学模型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在假设“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时,想得没有“课堂一”中的教师那样周到,直接提出问题: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有哪些?学生们展开讨论,有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想到了: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还有学生对前面从粒子模型角度分析溶解过程印象深刻,提出“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这一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将“溶质颗粒大小”与“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联系了起来,采纳“溶质颗粒大小”这种通俗简单的表述,但也不否定“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大小”这一说法;还有学生存在理解的误区,犯了常犯的错误,教师通过“一个比方”让学生们走出了误区。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后还能提出质疑,在教师的肯定下,回到家就地取材,自己进一步探究。虽然由于教师的提问不够“周到”,横生了许多枝节,课没有像原计划那样上完整,但提供了学生们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一些思维误区也得以纠正。我想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质疑探究精神的培养,比顺利上完一节课重要得多。

老师们在上公开课时,都希望课堂能像自己预想的那样,顺利地进行,就怕出现意外,预设的内容没法完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仔细周到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进行,避免学生答出与自己预设的答案不符,又有争议的回答,但这样做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公开课一定要上得完整才完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