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研究型课程
历史题材探究课育人价值的实践思考

初中历史探究型课程践行育人价值的思考

——以探究型课程《纺织达人——黄道婆》为例

上海市园南中学  练国伟

“让学校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事业追求”是我非常赞成的观点。国家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基本理念表述到“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理念与上海市中小学探究型课程育人价值“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国外善于将育人渗透于历史教育的各种探究、研究活动中,在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体现并重,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如何将这种育人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课堂效益,在探究型课程中落实下去呢?作为基层的一线历史教师笔者在实践着、思考着,以历史探究型课程《纺织达人——黄道婆》的开发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出适切的探究型课程是育人功能落实的基石

毋庸置疑,相对于基础型课程而言,设置比较灵活的探究型课程在落实育人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经历和学习途径,培养了学生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情操,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精神。但要真正发挥探究课的育人功能并非易事。

首先所开设的探究型课程要适切。具体表现在:其一、所设计的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笔者的学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主要是11-14岁的青少年,因此课程开发的前提就是考虑如何适应这个年龄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其次课程的开发要与学校发展的愿景和特色结合起来,使课程能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我校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发展的特色之一是黄道婆棉纺文化传承实践活动,这正是探究型课程《纺织达人——黄道婆》的强大后盾;第三,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必须热爱这个工作、潜心钻研,并且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能力。笔者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开发关于黄道婆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课程比较适合;第四,课程的开发最好有学校周边社会资源的配合。历史备课组经过研讨发现学校周边区域拥有七百年历史见证的黄道婆的资源特别丰富:学校对面的植物园内有黄母祠;学校附近的上海中学内有1933年创建、现今仍存的先棉堂;位于徐汇区华径镇东湾村的黄道婆墓地是上海市市级古建筑保护单位、1996年被徐汇区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徐汇区文化局、华径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在墓地旁建造了黄道婆纪念馆并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离学校也不远。但对于这位出生于元代徐汇华泾的女革新家、古代世界级的科学家、中国古代棉纺业的先驱,同学们的名人“老乡”,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为弘扬黄道婆的精神、激励后来者,发挥学校独特的地缘优势,学校支持历史学科组开发以黄道婆为主题的学校特色课程。这样的课程接地气、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最后课程的开发还要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一致,顺应时代的需求。特别要关注探究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落实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德育目标,做到与时俱进。这样的课程才具有生命力和时代的活力。

总之设计开发出比较适切的探究型课程是践行好育人价值目标的基石,学生的需要又是设计开发的出发点和重点。学校也应根据本校的校情以及学生学习与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综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发建构学校的探究型课程。

二、科研先行、攻关突破是落实探究型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为了顺利推出有质量的探究型课程,历史备课组依靠学校的科研力量组建了课题组,申报了区级课题《关于黄道婆的课程资源开发及育人价值探究》,先着手进行文献探究,收集整理关于黄道婆的资料。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黄道婆的历史资料是比较少的,于是课题组兵分几路进行搜集:一路到图书馆搜索资料;一路到纺织博物馆、关于黄道婆的纪念馆寻找资料,特别是实物资料;一路向学校求援,利用学校与文化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官方获取资料,最后一路是在网上搜集资料。通过集体的攻关努力,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研究梳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形成校本教材,为课程的开设提供文本保障。紧接着开设出了历史探究型课程《纺织达人——黄道婆》,进行课堂实践。作为探究型课程,本课程对育人价值的思考着眼于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是学生共同基础要求上的学生自主发展。

由于探究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设计法等等),围绕某一问题开展的研究。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用科研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创建课程、指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三、关注“细节”是决定历史探究型课程育人功能实施成效的关键

如何使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浸润下去,发挥出好的效果,一直是课堂突破的关键和难题。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越来越感到:将育人功能寓于历史细节的教学中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包括教学方面的细节与史学方面的细节。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所构成,如果抽去这些细节,历史只剩下一具苍白的躯体和无数乏味的概念及生硬的说教,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意义。由此可见“细节”是实在的、形象的、具体的,与历史育人的要求正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如果育人功能是本质、是内核,那“细节”就是它的载体,就是它的着力点。否则“空”对“空”,或仅是“实打实”,从知识到知识,最后得到的还是“空”,不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探究型课程恰恰为这种细节教学提供了时间上、空间上的、教师精力上的条件。常规教学中由于课时、教学进度、考试的限制不能深刻挖掘的育人内容现在可以实施了!黄道婆在上海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连提都没提到,在《上海乡土历史》中关于黄道婆的介绍一共只有111字,而且是在看图学史的小字中出现的。而现在通过《纺织达人——黄道婆》、《黄道婆棉纺织技艺》两门校本课程的开设,黄道婆的人文价值、育人功能被开发出来了。

笔者以探究课中《从黄道婆祠堂的废与兴来解读黄道婆》的一课(2课时)为例。在备课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出身卑微的黄道婆去世后,家乡人民为她建立了祠堂。在天灾人祸中,黄母祠一次次被毁坏,但是又一次次获得重建,至少有十次之多。黄母祠能一次次被重建起来其内在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七百年后的今天,黄道婆依然被人们深深地怀念?黄道婆的精神在当代有什么价值?围绕以上思考我把课堂探究的主要问题设计为“为什么黄母祠在历代发展中反复被重建?”,设计了如下探究问题:

请看材料

(黄道婆)返乡后,及殁(mo,意“死”)“乡人莫不感恩洒泣而葬之,又为祠,岁时享之”                                            ——陶宗仪《辍chuo耕录》

师:“乡人莫不感恩洒泣而葬之”中的感恩感的是黄道婆的什么“恩”?

答:将海南先进的棉纺织技艺全部传授给家乡人民;革新创制了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传授“错纱配色”的提花技术等。

师:“又为立祠,岁时享之”是什么意思?

师:在中国古代,是否人人都有祠堂呢?

师:为黄道婆立祠说明了什么?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                               

——百度百科

通过使用这一段史料,挖掘出其中蕴涵的历史细节,使黄道婆人生的重要信息自然展示了出来。她从海南回来将海南先进的棉纺织技艺无私地传授给家乡人民,其人文精神:创造革新,造福乡亲”已经初步显现。去世后家乡人民为她建祠堂充分体现了黄道婆在家乡人民心中地位崇高,人们没有忘记她。对祠堂词条的解释验证了以上的结论。

师:祠堂建好后,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它的命运如何呢?

请观察                   黄道婆祠堂重建情况简表一

 

1337——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建立时间(年)

1337

1362

1470

1576

1626

1730

1845

毁坏原因

 

兵灾

 

倭患

 

倭患

潮患

备注

立祠

设像

 

春秋两季由知县亲临祭祀

 

立祠于宁国寺西偏殿内

 

 

师:从表格看,新中国成立前,黄道婆祠重建过几次?历经了哪几个朝代?

师:从备注的情况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师:解放后,黄道婆祠的命运如何呢?

请观察          黄道婆祠堂重建情况简表二

 

1949——2012年)

重建时间(年)

1960

1991

毁坏原因

兵灾

文化大革命

备注

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 黄母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上海市文管会、市园林局在黄道婆祠原址翻建为黄道婆纪念堂并辟地设景,室内有黄道婆事迹和史料、实物等陈列,成为人们瞻仰黄道婆功绩的一处纪念胜地

师:你认为解放后,黄道婆祠被保护的力度是加强了呢,还是削弱了?

师: 在天灾人祸中,黄道婆祠虽然多次被毁,但是又一次次被重建。

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笔者把有关黄母祠重建的历史细节设计为两个表格,通过问题的层层推进,引导大家的思考不断深入,从而进一步得出黄道婆贡献卓越、恩泽人间的人文精神。

笔者又从表一“备注”中的一个细节“立祠于宁国寺西偏殿内”引出另外一个细节,将学生从历史拉回到现实,请看下文:

小论坛

师:近来在黄道婆的出生地华泾镇正在重建宁国禅寺。历史上1626年黄道婆的祠堂曾经立于宁国寺西偏殿内。于是有人建议在寺内重新恢复道婆祠堂;也有人认为黄母祠已经落户植物园内,没有必要再建。

请问:你支持哪一种观点?

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发言踊跃,支持重建的同学占多数。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学生们对黄道婆的解读深入了,对黄道婆人文精神的理解直观了、落在了实处。

在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本节课的主旨,从主旨出发选择材料,特别是历史细节。并在教学中用历史细节传达史学思想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笔者通过教学的三个片段,阐述了历史探究型课程细节对育人功能的落实。对人的思想、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的效果往往是隐性的,它不像具体的知识,可以直截了当,甚至采取运动形式、突击一下,也能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这种无痕教育。若干年后,有些知识早已忘记,剩下的只有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将历史育人功能在历史细节中进行落实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将继续探索实践下去。

今天学科育人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理论与实践环节依然是我们的弱项。从理论看如何基于回归本体的认识,把握探究型课程的精髓,找到其育人的切入点,如何从探究过程中梳理育人的核心素养与梯度发展要求;从实践看,如何梳理出探究型课程育人的经验与教训,如何持续有效地践行探究型课程的价值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两者相比,就当下而言,理论更为重要。只有观念的突破与转变,方可有效指导实践。

中小学探究型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地落地,在学生的心中生根,仍然需要我们去实践探索,这是一件关乎教育前途的大事,意义深远。只有践行学科的育人价值,才是真正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原了。

 

【参考资料】

1、王孝俭 主编,《上海县志·人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王孝俭,张渊 主编,《黄道婆探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