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研究型课程
创设问题情境,贯穿探究始末的灵魂

创设问题情境,贯穿探究始末的灵魂

——“小小营养师”教学案例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刘晶婷

 

【背景】

二期课改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实施探究活动,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上好探究课呢?本文想就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黑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到底地追问问题罢了”他还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点。而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点燃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那么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情境】

本课中,教师先提问学生“早餐吃了什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引出“健康饮食”这一话题。

而在前一个阶段的探究课上,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健康话题设计了一份问卷,并做了相关的小调查,其中有一个小组就是针对“我校学生饮食习惯”做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本课的情景导入环节,就请该组成员向大家交流他们调查结果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比如“不吃或很少吃蔬菜”的学生的比例;挑食情况严重、一般、不挑食学生的比例等等,并加以分析说明。紧接着,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我们只吃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就不吃,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等等。教师再进一步追问“那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才均衡合理呢?”课堂教学就顺利地进入第二个环节,学生开始尝试从表格资料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为例,评价其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这个情境导入也为课堂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做了铺垫。

【整体教学设计】

过程

     

     

问题

情境

一、以学生问卷结果创设情境,引出本课探究问题: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

l  情景引入:今天早餐吃了什么?→健康饮食

l  前几节课,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健康话题设计一份问卷做相关调查,并将数据结果制成图表形式。

l  引导学生分析统计数据的结果。

l  引出本课探究内容——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

 

 

l  回忆自己的早餐,进入课堂状态。

l  某小组交流对我校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

l  观察并分析我校学生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如挑食等。

思考

辨析

二、评价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中的营养成分是否符合健康需求——从表格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

l  展示“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表格,能从表格中获取哪些信息。

l  引导学生根据“新奥尔良烤鸡腿堡的食物成分数据资料”,计算各营养成分,并展示“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质量”,让学生分析比较如果一日三餐都食用汉堡这类食物,摄入的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每日所需标准。

 

l  听取如何阅读表格的方法,尝试从表格中获取有用信息。

l  通过计算,评价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中的营养成分是否符合健康需求。

l  用语言表述合理与否,说明理由。

探究

体验

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日三餐所需食材——利用表格数据资料解决实际问题

l  指导学生根据“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以及“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质量”,选择一日三餐所需的食材。

l  在学生活动时,巡视,了解学生设计过程中有没有误区,如有则需及时加以纠正。

 

 

 

l  根据“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以及“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质量”,通过估算,选择一日三餐所需食材。

l  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展示小组设计成果。

评价

总结

四、总结归纳合理膳食的特点

l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合理膳食的特点,这个特点与膳食金字塔相符合,从而引出膳食金字塔的理念,并用图形加以展示。

 

l  通过之前的活动,根据几份比较合理的食谱设计,归纳其共有特点。

【教学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探究课而言,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本课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有以下特征:

(一)   问题情境源于生活

吃饭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饭,但这其中有多少人关注饮食健康,又有多少人在一日三餐中,注重饮食搭配均衡,合理膳食呢?在学生前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小组针对我校中学生饮食习惯做了调查,发现其中挑食的不在少数,归根究底,一大部分原因是他们缺乏均衡膳食的知识。故而本节课从“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展开探究活动。这一问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不仅不会感到陌生,相反还觉得很亲切,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也很有兴趣进一步探究下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得轻松高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则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目的。

(二)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服务于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本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既是这节课的导入,同时也是本节课的主线,贯穿着整堂课的始末。第二环节“评价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中的营养成分是否符合健康需求”要求学生先掌握如何从表格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再根据老师给定的汉堡中各食材的质量来计算出该汉堡中各营养成分的总量,最后再将计算结果与青少年的健康需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第三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日三餐所需食材,设计一份健康食谱”,是让学生根据“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质量”、“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表”中所罗列的资料,选择一日三餐所需食材,思维过程即上一环节的逆向过程,通过估算,大致估计每餐营养需求量,再选出能达到这些营养成分需要的食材。

不论是哪一个环节,学生无疑都是带着“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这样一个问题在加以探究。这几个看似独立的活动实则是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如抽丝剥茧一般,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三环节中各组设计的健康食谱,总结归纳合理膳食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与膳食金字塔相符合,从而引出膳食金字塔的理念,解答了本课伊始的“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是均衡合理的?”这一问题,首尾呼应,也给本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可以看出,本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已经不仅仅只是导入,而是贯穿着整节课学生探究活动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