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德育研究指导 > 教师素养培养
重拾弄堂童谣,传承乡土文化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俞晶晶

课型:主题教育课

适用年级:三年级

一、设计背景: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而对于新时代的上海学生来说,上海方言已越来越陌生了, 沪语及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问题,显得尤为紧迫。本课立足于宣传宏扬民族文化,让居住在上海的新一代了解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文化,结合观看视频、唱童谣、做弄堂游戏、新编童谣等形式探究童谣与上海乡土文化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上海童谣所带来的那份特有纯朴之情,从而激发学生了解上海乡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上海这座美丽城市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乐于尝试用沪语唱童谣,学会玩多个和童谣有关的弄堂游戏,小组合作边唱边做。

2.初步了解弄堂童谣中一些沪语的历史背景和老上海人文风情。

3.通过对父母的调查问卷,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文化,感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上海童谣所带来的那份特有纯朴之情。

2.激发学生了解上海乡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上海这座美丽城市的情感。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边唱童谣边做弄堂游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说一说、唱一唱、玩一玩、演一演、写一写,初步感知乡土童谣的魅力所在。

三、活动准备:

学生:

1.设计一份对家长的调查问卷。(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见附件)

2.通过翻阅报纸杂志、上网,查询有关的图片、新闻等多种途径了解、收集上海的童谣。(《摇啊摇》、《小皮球》、《笃笃笃——卖糖粥》、《猜冬猜》等)

3.阅读《笃笃笃卖糖粥——100首上海弄堂童谣》和《都市童谣》。

教师:

1.通过各类途径了解有关弄堂童谣的时代背景。

2.收集老上海弄堂的图片,乡土文化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等。

3.制定方案、制作课件。

四、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反馈调查问卷、引出活动的主题。

1.出示老上海弄堂的图片。

2.上海以前有许多有趣、好玩的童谣,你们们 的爸爸、妈妈就是唱着这些童谣长大的,你们 知道当时有些什么有趣的童谣吗?

 3反馈调查问卷。

4.介绍一、两个童谣,并带领学生用上海方言朗读童谣。

 

 

交流父母小时侯唱过的童谣。

学习用上海方言朗读童谣。

 

感受上海方言的韵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欣赏以及演唱作铺垫。

(二)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 

●播放视频,合作学唱童谣

1.播放小荧星表演的《路边童谣》

2你最喜欢哪一首童谣?讲讲喜欢的理

由。

3.听《猜冬猜》的音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剪刀、石头、布”游戏。

4.生生、师生唱《猜冬猜》,小组合作边唱边做游戏

 

 

观看视频。

做游戏《猜冬猜》。

小组合作学唱《猜冬猜》。

 

 

充分体验弄堂游戏的童趣。

在参与、感知、体验中了解上海地区的儿童游戏和歌谣。

    初步了解弄堂童谣的来源

1.出示《摇啊摇》、《小皮球》、《笃

笃笃——卖糖粥》、《打手心》、《落雨了》、《赖学精》、《炒黄豆》等多个童谣。

2.让学生给童谣归类,并了解不同的童

谣来自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民间俚语、弄堂游戏、小贩叫卖、以及在老上海弄堂里的日常生活情景。

3.质疑童谣中不明白的沪语,结合童谣的时代背景来理解。(“红头阿三”是看门的印度人、“小八腊子”是小朋友、“梨膏糖”是老上海用来治疗喉痛的糖)

 

尝试给童谣归类。

初步了解各类童谣的来源。

初步了解当时乡土童谣的老上海弄堂背景。

质疑不理解沪语的。

 

 

 

让学生对童谣的歌词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乐于用沪语说童谣。

 

    探究童谣与乡土文化的关系。

1.再次反馈对父母的调查问卷。

2.观看媒体:谈话节目《三人麻辣烫》和纪录片《逝去的记忆》中有关消逝的沪语以及上海老弄堂的介绍。

3.小组讨论: 童谣和哪些乡土文化有关?

(沪语、石窟门弄堂文化、上海地方小吃、各类民俗)

4.小小童谣在独特的韵味和节奏中,不仅渗透了历史、传统文化,还蕴藏着浓浓的骨肉亲情。

 

 

 

 交流调查问卷。

小组讨论感受。

 

 

 

 

 

了解老上海的人文风情,感受地方特色。

    发现规律,尝试创编童谣。

1.学了这么多童谣,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小组讨论,反馈。

3.童谣有一些基本特点:压韵、工整、节奏感强、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有趣等。

4.你能够尝试着编写一两句童谣吗?可以结合日常的游戏活动或生活场景。

 

 

小组讨论。

合作创作童谣。

 

 

通过创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

   (三)拓展延伸

 

    总结谈话,鼓励探究

同学们,童谣是上海老弄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传唱着城市记忆,希望你们能了解到更多的童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上海的乡音乡情吧。

形成对乡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可引领学生通过双休日,参观步行街、新天地等复古休闲街区以及上海城市规划馆,立体直观地了解什么是老上海弄堂、继续探究童谣与乡土文化的关系。

可以对上海其他的民俗活动进行继续的探探究,形成乡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指导探究。

激发学生热爱上海乡土文化的兴趣。

 

五、活动反思:

一、活动中的欣慰

本堂课遵循上海市二期课改“以人为本”新理念,本课力求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自然带入热爱家乡文化的主题。

虽然学生们在两年级的音乐课上接触过童谣这一形式,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不多,很多童谣只听说过,却不会哼唱,更也不知道所表达的内涵。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童谣了解乡土文化的兴趣,教师先和他们共同参与计调查问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人的采访,从而引发他们积极收集童谣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能通过图表、甚至是录音、影象等多种采访方式进行反馈。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唱唱、玩玩、写写等形式增强了对弄堂童谣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感到童谣易于上口,又富诙谐情调,很乐意学习。对童谣所折射出传统的乡土文化、弄堂特色也很感兴趣,初步认识到童谣是当时弄堂生活的缩影,也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另外,学生们在小组角色扮演、讨论、创作童谣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小组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养成了与人沟通协作的良好习惯。活动后,学生还开始自主地在查找更多的童谣和上海乡土文化的资料,也尝试着自己创编童谣,并且把通过查找创编总结出的童谣带到下课的游戏中运用。

二、活动后的遗憾

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上海籍的,但是也有少数各地来沪甚至海外归来的学生。在活动前教师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于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来源特点分层,因此在活动中这些学生的参与性也有限,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另外,发现学生们对探究童谣和乡土文化的兴趣仅限于活动后的一个阶段,之后似乎他们的兴趣又被动漫、电子游戏、卡通等轻易取代了。很多学生觉得童谣的内容虽然丰富,但与现在的学习生活不太相关,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因此对它的兴趣也就慢慢减退了。

三、新的思索

对童谣、弄堂游戏的学习是了解老上海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增强城市认同感的一个抓手。但是现在的学生所生长年代毕竟与上世纪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差距,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孩子喜闻乐见的漫画、卡通片等途径来重新再现这些童谣,这样学生们就更容易接受,也易于激发他们了解民俗的兴趣,这对传承本土文化也是一种创新吧。

附件:                           

“童谣的记忆”调查问卷(一)

你对小时侯的哪些童谣记忆犹新?                                                         

你现在还会唱哪首童谣?                                                             

                            

“童谣的记忆”调查问卷(二)

家中长辈

你还记得小时侯哪些童谣?

你觉得童谣给你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