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德育管理 > 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案例
龙南小学

班级公约  人人遵守

                 ——小学生公约制订案例

徐汇区龙南小学  徐雯华

一、背景分析: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910岁是人生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时期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我班学生年龄在8周岁左右正处于道德他律阶段。

从平时学生的表象来看,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弱,经常会有上课违反纪律,下课打打闹闹的现象。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当时有所反应,但教育的延续性教差,一出现诱因,马上会忘记纪律的约束。学校里的行为规范每周评比活动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每周评比的重点不同,当周评比内容,教师强调力度大,学生表现好,但不是当周评比的内容,遵守情况往往不尽人意,所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能仅靠每周的评比,更要在日常的活动中、在学生同伴群体的作用下形成。

社会心理学指出:儿童在学校中慢慢实现社会化。儿童期与青春期的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外的社会环境。他们强烈认同同辈群体。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充分利用群体的同化作用,传递规范,让孩子的行为更符合群体要求,利于正确价值观的确定。

于是我就在任教班组织实施这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群体中接受教育,认识到人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按一定的规范行动,做到班级公约人人遵守,诚信从遵守班级公约做起。

二、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具体实施策略:

(一)、公约制订

品德与社会课的第2单元是规范与习惯,第7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起订公约。

在前一周我利用班会课结合当前的德育主题进行了诚信教育,学生对诚实、守信已具有一定的意识。在品社课上,学生通过参观校园、夸夸我的校园美、讨论怎样使我们的校园更美,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为使学校更美,改正自己和班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的愿望。

在品社课上,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公约。公约是集体共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为了让集体更文明,班级更美好,我们可以针对班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班级公约,通过班级公约的形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督促我们改正不良的行为。

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确定哪些是我们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入班级公约,督促我们改进。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人人发言,并由组长记录下。

再请每组介绍分别制订出的公约,进行班级交流,针对什么问题,制订什么约定。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各组提出的约定条例进行表决。全班通过或绝大多数人通过的就记录在黑板上。交流结束后,黑板上就记录下了我班的文明公约。再请同学仔细看一遍,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再进行班级公决,定下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如下:

尊敬老师、热爱同学

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骂人。

保护环境卫生,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垃圾就拣。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到。

上下楼梯靠右走。

按时完成作业。

遵守纪律,上课不吵闹、不开小差,下课不打架、不奔跑、排队接饮用水。

认真做好值日生。

以上环节是在品社课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人人参与制订公约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形成心理趋同。

(二)、公约的执行

课后老师把学生制订的公约进行整理,张贴在班级醒目之处,还请学生签名。在情感上,学生能够接受班级公约的制定活动,并有按照班级公约规范自己言行的意愿;在行为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表现出符合班级公约的行为。

利用午会或班会进行小组评议,对遵守班级公约的同学进行组内表扬,对相对以前的行为有改进的也加以表扬。表扬利用小学儿童的特点采用加小红星,比比谁的红星多的办法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根据凯尔曼的研究,态度的改变要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表面上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但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  

所以不可否认,这时候的态度改变是由外在压力造成(即氛围和激励措施),但这是科学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当学生由于他们遵守班级公约,行为良好而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表扬时他们就会产生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自己继续遵守班级公约,这就是内部奖励。当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扬时,这种好的行为就会有更多出现的可能。当然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者,老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奖励。在课间、课上对于那些守约的孩子给予微笑、口头表扬,都能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对于行为有改进的学生要立即给予表扬、奖励。而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或是违反班级公约的学生,教师问清原因后加以教育,并给予机会让他改进。

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班级公约是集体制订的,其中也有他的一份思想,他们会认同于这份公约,并主动接受他人的监督,在行为上按照公约要求,同时在感情上与班级保持一致,并内化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个别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班级公约的实行,在群体氛围的压力下必然渐有进步。

三、实施效果:

班级公约一经制订和张贴,学生马上很感兴趣。课间他们积极的在公约的签名出排队,工工整整地签上自己的大名。还时常围在张贴处,把班级公约念一念,对照自己和同伴的行为,相互提醒。

我班学生全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时文明礼貌的习惯较差,虽然进行了教育,但仍有同学见了老师不打招呼,做了错事不会向同学认错说道歉,也不会感谢他人的帮助。有了班级公约后,任课老师向我反映我班学生小嘴变甜了,看见老师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问好了。午饭时,我为他们分汤,他们懂得一个个向我道谢。

我班同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量过剩,在学校生活中一有矛盾就干架,打起来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同学劝架都拉不开。但是有了班级公约后,同学间的打闹现象少了很多。

现在我班学生的作业不再是课任老师的担心的问题,每天能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不用老师在后面盯。

班级卫生工作干得很好,他们看见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拣起来,扔到废纸篓。

四、分析与反思:

大同世界里,人们能遵守社会秩序与社会公德有两个原因。从客观上看,人们利益走向了一致,社会公约的一切原则,基本适应人们的发展需要。就算会发生矛盾,也只是个别的,而且人们也会随人们发展的需要而不断通过全民公决来修正它。在没有修正之前,人们还会自觉遵守它,因为这是全民决定的契约,每一个人都有义务维护它。人们已完全养成了尊重全民公决决定的习惯。既使自己不赞成,也会坚决执行。另一方面,从人类维护社会公约与秩序的手段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应用于维护社会秩序,使一切违反秩序行为根本没可能。而且,另一个原因就是全民自觉监督的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普遍有强烈社会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公约和秩序。万一有人违反了秩序,也会立即被发现,一切违反秩序行为都不可能逃避社会的批评教育。谁违反秩序,都立即会有人举报。使这种社会监督能实现的客观社会历史原因,就是人们的一切生活的社会化与公开化。人们的生活全部是社会性的。

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是学生社会化的开始。集体作为同伴互动的社会背景,其重要性日益增加,同伴成为儿童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对于儿童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超过父母。所以把教育对象置于班级集体中实施行为规范教育,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是人人认同的公约,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因为经成员共同讨论的规定使集体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内意见一致性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很好地解决了个人行为意愿与秩序不一致地矛盾。一旦有学生出现越轨行为,就会遇到其他同学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他改变态度,改进自己的行为。

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改进学生的行为,使用集体讨论作出集体规定的办法,用学生的公约约束学生行为,用群体舆论压力纠正个别不当行为,一定是个好办法。

 

 

20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