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德育管理 > 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案例
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

知荣辱,弘扬民族传统品德,培育良好班风

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   杨秉鑫

一、教育活动背景:

新接手的初一(2)班,大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班级风气不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讲空话、大话的同学较多;2、面对班集体中的不良现象,很多学生不敢说真话,不讲正气;3、同学之间不团结、友爱。有的学生常挑唆两位智障同学违反班级纪律,有的学生较为自私,对班级的事务,较为冷漠,采取不问不睬的态度,认为只要自己做到了,就不管别人怎样;4、叛逆的心理;5、拉帮结派,互相乱起绰号,互相取笑戏弄,互相争执甚至动手打斗;6、学习上不求上进,有的学生上课爱插嘴、说废话,有的学生上课虽不吵不闹,但是人在心不在,上课经常如同“梦游”,什么都没听进去┅┅

这些都是这一代学生常有而又令人烦恼的毛病,如果对此不深究原因、不发现其深藏的隐患,往往在处理上就会导致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却不治本,顾此而又失彼,于是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汹汹来势,而教师只有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应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描叙了。因此,接班后,我从这些现象入手,找出它的根源,根据“二纲的精神,设计了以“知荣辱,弘扬民族传统品德,培育良好班风”为核心的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来培育良好班风。

二、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

本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比较、选择、编导、组织、表演、思维、口头表达、主持、合作、竞争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将有促进作用。

它更要为同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从而更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履行荣辱观、实践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有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一代新人,促进班风、学风良性发展

三、“知荣辱,我践行,弘扬民族传统品德”的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过程描述。

(一)准备活动:

1、成立互助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主持词和班会流程的撰写、节目的准备、活动器材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并设计了考评表进行评分。

2、以互助小组为单位,在国庆期间,围绕”知荣辱﹑讲文明﹑我践行”的主题,开展“寻找身边的荣与耻”活动,并用数码相机拍下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做成ppt

3、班干部挑选同学发现的班级中的不文明现象,选两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排练成小品;

4、教室布置:

1)以“知荣辱,我践行,弘扬民族传统品德”为主题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出一期墙报;

2)学生围成U字型;

3)教室前的黑板中间画成心型,写上主题并适当点缀。

(二)主题班会过程描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等活动,并进行考评):

列队、报告、出旗、唱队歌

主持甲:泱泱华夏,悠悠古国,历史的文化经过了无数次的冲刷和洗礼,慢慢地积淀了下来,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五千多年的华夏美德,则成为了熠熠发光的金子,愈经历练愈发耀眼。

主持乙:而今,勤劳质朴的中华儿女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我们中学生更应继承发扬我们的华夏美德,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主持齐读:现在我们宣布初一(2)班“知荣辱,我践行,弘扬民族传统”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甲: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主持乙:让我们齐读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倡的八荣八耻。

全体学生高声齐背八荣八耻。

主持甲: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中学生应传承中华美德,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主持甲:在我们社会上仍存在着一些令人耻辱的现象。

主持乙:社会不文明现象有很多,大家来找找图片上这些人做了些什么不文明行为。(放映ppt

街头:

同学甲:繁华路口骑车带人!

同学乙:黑广告肆意张贴!

同学丙:垃圾随意乱扔!

同学丁:市民乱穿马路的现象十分严重!

同学戊:有许多市民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执意闯红灯,不仅对自身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同学己:另外,还损坏了上海市民在外国友人心中的形象。

公园:

同学庚:游人在公园草地上野餐时随地乱扔垃圾!

同学辛:许多游人不顾劝阻恶意给动物喂食!

同学辰:晨练的老人将衣物和包随手挂在小树上!

同学己:小女孩乱采花朵!

地铁:

同学戊:一家三口正在向屏蔽门里探望,这种行为对地铁的运营构成隐患。

主持甲:这些照片是我班同学在国庆期间,围绕”知荣辱﹑讲文明﹑我践行”的主题,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荣与耻”活动。在学校附近一些人流聚集的地方,我们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以上这些不文明的画面。这些有碍社会秩序,不顾他人与自己安全的行为,让我们意识到加强个人荣辱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主持乙:在2010年世博会来临之际,作为发展上海,建设上海的知识青年,宣传和发扬 “八荣八耻”的精神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次活动顺利圆满的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思考。

主持甲:大家对这些社会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但是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难道熟视无睹吗?

1、中午不好好吃饭,怎么看?

刘嘉奇同学表演中午有关浪费粮食的小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主持甲:在如今,“勤俭”一词仿佛离我们十分遥远。向年轻人们提起它,他们会轻蔑地瞥你一眼,轻轻地说一句“老土”。然而,勤俭真的失宠了吗?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真的就不需要勤俭了吗?

主持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三国时诸葛亮留下的名句。凡成大事者,都具有节俭惜物的美德。鲁迅先生生前从不愿换藤绷或棕绷,盖的棉被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据毛主席身边的同志回忆说,毛主席即使身上的衣服已打满补丁,却仍然不肯换下。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得浪费。可现在,与此相反例子比比皆是,用到一半的学习用品就将它打入“冷宫”,原因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用旧了”。

主持甲:同学们,勤俭是生活富裕的奠基石,我们应该让勤俭成为我们灵魂中的优良品质,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让我们的精神也一起崇高起来。下面请欣赏配乐诗朗诵《锄禾》。

配乐诗朗诵《锄禾》(刘嘉奇同学表演)。

2、作业不认真完成,草草抄袭了事,是懂得了学生的责任了吗?

王海南、徐妮、王世琦等同学表演早晨抄作业的情景。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主持甲: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

主持乙:这说明,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请听小故事《列宁摔碎花瓶之后》。

小故事《列宁摔碎花瓶之后》。(周玮同学表演)

3、学生课间不文明休息,怎么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主持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非常讲究文明礼仪,“人以礼仪为先,树以枝叶为源”,这是古人对文明礼仪的最根本的认识,把礼仪作为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条件,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就好象树木没有枝叶一样,无法生存。下面让我们欣赏小品《程门立雪》、《孔融让梨》

金伟等同学表演小品《程门立雪》、《孔融让梨》

主持乙:礼仪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同学之间、与人交往都要注重礼仪。尊重长辈、尊重老师、尊重父母等等。

主持甲:由上看来,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

主持乙: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下面请听同学们来说说一串光辉的名字:

同学甲: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同学乙: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学丙: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同学丁: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同学戊:李瑞环,热爱本职岗位,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同学己: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同学庚: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壮烈牺牲。

同学辛: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同学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最高的美德。中国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将国家兴亡视为己任的人便大有人在,像远古时代的大禹,为了治理水灾,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刚出生的婴儿都无暇见面;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心为国献计献策,最后因救国无望自沉于“汨罗江”中;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发现鸦片是祸国殃民的刽子手,毅然发起虎门销烟;最后还有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他在日本学医期间,发现国民精神上的愚昧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治愈”,因此他断然决定弃医从文,从此以笔为刀,拼尽全力,向落后愚昧的封建文化挑战。

主持甲: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主持乙:那么我们应怎么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主持甲:我们正处在长知识、明事理的年龄,每一个学生都应从现在做起,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知荣辱、讲责任,弘扬传统美德的少先队员。让我们携起手来,高唱《明天会更好》,愿大家在美好的明天,都能成为一个知荣辱、讲责任、有修养的栋梁之材。

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

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往一杯杯子中注入一滴墨水,水变混了,然后不断注入清水,水就越来越清了),然后总结:

水好比我们班中个别同学的不良现象,它使整个班级这杯清水混浊了,只有大家不断地为班级做好事,为班级付出、争光,水才能变回原来的样子,越来越清。这次活动上,大家倾心投入,互帮互助,使这次活动很成功,即使有些同学在表演时有错误,例如:徐妮、刘嘉奇同学,但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班级不断注入清水,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是一滴清水,不断为班级争光,不断为班级这个大杯注入请水,那么我们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学生的学习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在这个注重细节的时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陶冶情操、践行礼仪。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退旗,唱队歌。

(三)会后活动:

1、制定制度,形成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要求班委把日常工作细化,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教室清洁卫生和大扫除制度、值日班长制度、每日考勤制度、班干部职责、班规等等。

2、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

1)张贴名人格言,学习园地中张贴佳作和报纸的剪贴,张贴表扬好人好事的光荣榜,出好黑板报等。

2)在观看电影《东京审判》后,组织了“历史回眸”的征文比赛。

3)建立值日班长制度,每天撰写班级日志。

4)对在这次主体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

四、实施效果:

通过本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学生的纪律观念、集体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变,班级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睦、更加团结,班风正了,学生个人也在班级中获得空前的发展。

那些不文明的同学,通过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的自我教育后,基本上杜绝了取笑同学、欺负同学、浪费粮食、乱丢纸屑、乱穿马路等不良现象,争吵打架事件几乎不复存在,正在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原先自卑的同学,通过伟人故事,找回了自尊、自信,例如:预初升初一时,差点留级的徐妮同学、智障学生支明秋等,在活动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变得好学、乐于与人交往了;冲动的同学,通过学生自己排演的来源于班级生活的小品,学会了理智、宽容;自私的同学,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懂得了关爱、理解;学习不努力的同学,从“程门立雪”的故事中,懂得了尊师、勤奋;爱撒谎的孩子,懂得了诚信┉┉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学生开始关注并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班级中掀起过一阵小热潮。在体育节等各种班级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乐于为班级争光。良好的班风、学风正在逐渐形成。

五、分析与反思

(一) 对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构思的分析与思考:

班风建设主要包括班级制度建设、班级舆论氛围建设以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班干部建设等。良好的班风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这次“知荣辱,我践行,弘扬民族传统品德”的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局限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从学生日常生活、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遇见的不文明现象等这些小问题入手,追根溯源,设计活动方案,成立互助小组,创设情境,进行班风的建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解决了班级所存在的大问题。

在主题班会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活动。主题班会时,在寻找社会不文明现象、身边不文明现象的小品表演、“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传统伦理小品表演、朗诵、讲故事、唱歌等活动中,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创设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情景,让学生懂得了何为荣、何为耻,如何实践。通过这些,能让处于成长期,价值观和道德观尚未形成,是非观念较为模糊的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友爱,因此,浪费粮食、课间不文明休息等现象很快就不复存在,学生的自身修养得到提高,民族精神得到培育。

为了巩固和发展在主题班会活动取得的效果,教师又趁热打铁,设计并开展了一些活动:

制度的形成和实施,能使班级在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等方面都能有章可循,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这样,有利于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了。

舆论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否形成正确的舆论是衡量这个班集体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我通过美化教室,使其成为无声的教育者,体现出一个班集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人走进教室时,顿觉舒畅,好像到了一个最佳的学习地方。通过张贴表扬好人好事的光荣榜,既弘扬了正气,又批评了错误的思想行为,抵制了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好人好事的风气,把班级引向正确的方向。通过看电影、阅读好书、讨论、思考、写体会等形式,能使学生感悟到高尚人格的可贵和伟大。这次“历史回眸”的征文活动,既让学生牢记了中华民族的那段耻辱,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发奋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的热忱,更让学生感悟了像博士那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而不屈不挠奋斗着的中华好儿女。学生在文章中写道:“这就是一名中国法官,一名能维护国家尊严,能完成人民的心愿的法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都应该坚决维护国家尊严。这样,我们才能自豪地、大声地、毫不迟疑地说:‘我是中国人!’”。

一个坚强的学生集体需要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班干部。通过值日班长制度的建设,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和言谈举止来发现和培养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特长,锻炼他们的能力,增长他们的见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同学,关心他人,教育他们虚心诚恳、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习的模范,守纪的模范,使他们成为班级的脊梁,从而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对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只是起步,要真正形成良好的班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贯彻执行这些制度和方案,不断的进行反思、修正、执行,持之以恒,才有效果。

(二)在主体实践活动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在这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中,我通过学生朗诵《锄禾》、感悟中华民族好儿女的伟大精神、自编自演小品《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等活动,进行了勤俭、礼仪、爱国、责任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资料的寻找、小品的自编自演等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阅读、想象、再创造和表达等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促进了其内在情感的发展,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等也同时得以培养。

在这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给学生在这个价值观、是非观越来越模糊的现代社会的成长,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

(三)对互助小组活动的分析与思考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可以想见,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这种关系形成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班级中拉帮结派,同学课间喜欢互相开玩笑、吵闹等,就是同学之间关系不和睦的具体表现。然而,同学间要友好,要有班级荣誉感,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那么如何使这些概念具体化,如何使这些概念与每个学生的切身联系起来呢?因此,在这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中,我在班内成立了互助小组,开展活动,并且设计了考评表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小组活动,同学们能做到互帮互助,共荣辱。例如:当一名组员行为不文明时,同一组的其他成员为了本组的荣誉,会当面指出他的错误,督促其改正;当组内有同学排演节目达不到要求时,同一组的其他成员会自发在课后为其出谋划策,进行排演;当有学生受表扬时,小组所有成员会为之高兴;当有学生犯错误时,小组所有成员会批评他,帮助其改正,这时这位学生会很内疚,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互助小组活动还促进了文化学习,例如:当有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同一组的其他成员会自发在课后为其补课,督促其努力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与小组内的成员共同进步┉┉

通过这样的互助小组的活动,小组之间形成了竞争,学生能够在这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调试,班级荣誉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塑造,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弊,在互助小组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组与组之间由于相互竞争,经常互相指责对方的错误,组与组之间不愿意,更不会合作。因此,作为班主任这时最重要的是要公道正派,起表率作用,对其进行引导。以后,将通过深入开展互助小组活动,完善评价体系,多设计并实践主体性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来解决这个问题,带领班级干部、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为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而努力。

()对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他指出,“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羞愧与耻辱……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由此可见,“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对班主任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所以,班主任就要多与学生接触,多沟通,要以爱心育人,因此,在这次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我经常深入班级、小组,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在活动前后,我总是适时进行表扬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和帮助,知道成长的方向。

在主题班会准备活动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不搞“一刀切”,做到既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又要培养和锻炼他们。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就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小组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就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对于胆小而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的学生,就培养他们沉着、耐心的品质,使他们理解勇敢与蛮干、沉着与轻率的区别;对于过分活跃而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则提高他们控制行为的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就激发他们的坚韧精神。

在主题班会时,我时时用眼神和掌声鼓励他们,为他们喝彩,即使有的学生(徐妮同学等)在表演中犯了错误,在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智障学生支明秋等),我都给予热烈掌声的鼓励。在班主任总结中,又用两杯水的实验和评价,既让学生懂得了班集体中每个人的作用,又总结并表扬了这次活动中同学的付出。

总之,要在与学生不断地接触过程中,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因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逐渐缩短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了,学生得以更好的发展,良好的班风就逐步形成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这些话不仅警醒着我,还一直指导着我,使我在教育活动中,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学生,因材施教,开展各种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200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