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德育管理 > 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案例
龙苑中学

社区——学生成长的新天地

          ―――龙苑中学实施“学生主体性德育实践”的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分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一次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向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一氛围的形成中我充分意识到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德育合力的重要力量。因此,在2004年的第二学期,我就开始组织学生到学校临近的龙南新村的各居委参加社会实践劳动,主动争取社区的各项教育力量的支持,充分调动各项社会教育资源为学校德育服务,积极实践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实现双赢“学校与社区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使学校德育工作更贴近时代,更凸现成效。

二、活动组织形式:

社区公益性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社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这类活动给予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应尽一份义务。在助人中体验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学生从中不仅得了人生意义的感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则更利于引导学生说、学、做合一,知行统一,对以往说与做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更正。学生参加这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学生们为自己小小年纪,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小区的发展献计出力小试身手,发挥个人潜能而欢欣鼓舞,这正是爱国爱家的具体表现;向别人宣传环保,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丰富社区实践的形式,我为学生提供了以下菜单式的项目供各实践队及各同学进行参考:

1、社区服务:修理一些小电器,帮老人锻炼身体,协助居委会的日常工作等

2、网络文明:为社区老人计算机培训;维护网络文明

3、服务其他实践队,比如拍摄实践队,专门为各个实践队拍摄;拍摄作品作为宣传资料

4、  “艺术团”进孤老院文艺演出

5、  龙华烈士陵园寻访

6、联系家长单位,为他们服务做些设计、文字类工作

根据大部分学生选择自己所在社区服务的需求,我联系了学校附近的5个居委会,使之成为学校的社区德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更是为学生参与组织、策划社区活动,发挥自己所长为居民服务创造了实践的广阔舞台。

此外,我还在总结学生假期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青少年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活动载体——龙苑中学“社区实践活动时间储蓄卡”。“社区实践活动时间储蓄卡”只作客观记录不作主观评价。卡上详细记载了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内容,每月统计累计活动时间。活动包括为社区服务和参与社区活动两方面。“社区实践活动时间储蓄卡”累计活动时间的多少与学生“成长手册”中的“社会实践情况记录表”直接挂钩。通过实施“社区实践活动时间储蓄卡”制度,使社区实践活动更加规范、有效的开展,保证学生的参与率。

三、具体实施策略:

1.遵循德育活动的学生主体参与

德育活动要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愿性与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模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获得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态度。给每个学生机会,在德育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注重德育实践性

德育要把一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征。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草稿境界。通过实践,显示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同时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必须适合于学生的认识实际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使教育有实效。通过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的改革中“适应”这个社会,正确看待这个社会,正确分辨是与非。

源于此理,作为班主任在设计德育活动课时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进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这种以社会为大课堂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

3.努力体现教育时代性和现实性

学校不应也不可能把儿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学生身上出现的许多令教育者大惑不解的现象,恰恰是这种“隔离”所造成的后果。所以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学校内部的生活,而要把学生推向社会。把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在推动个体道德进步的同时,实现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四、实施效果:

在社区教育中,老师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社区,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社区不仅仅是居民居住的场所,更是居民生活、学习、交流的大家庭。青少年学生作为社区的一员,同样也要关心社区的建设、发展,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而同时社区也积极营造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社区,参与建设,为青少年实践、锻炼提供基地。

“见习居委干部”活动是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中的一个,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每年暑假,学校和各个居委共同制订“见习居委干部”暑期培训计划。学校老师负责推荐部分学生到各居委会担任见习居委干部,居委会则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活动具体内容。学生从在居委报到那天起,就与居委干部们一样每天上下班,参与小区管理,负责青少年暑期班活动的组织策划,辅导居民上网,走访家庭进行慰问,了解居委日常工作。面对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困惑,2005年暑期,见习居委干部组织社区的青少年学生认真策划了“成长少烦恼—家庭教育大讨论”取得了成功。当时现场家长、学生、学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宽松、民主的氛围,家长与学生互吐心声,加强了沟通,使学生更理解家长,也让家长明白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第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了解了社区工作,亲身体验了社区工作的繁琐,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居委干部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要有充满工作热情的信心和对居民无微不至的爱心。他们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挫折,然而在一次次的磨砺体验中,促使青少年学生更加成熟,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中学生,抱着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愿望,老师引领学生们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在现实社会中能多积累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合作等等。在实践中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增长,真可谓获益非浅。

五、分析、总结性反思:

几年来,我们与学校周边邻近各居委会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大德育体系,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我们还是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工作做得远远不够。我们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遇到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探索和实践。

1、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机制还有待于完善。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国加入WTO后,青少年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原有学校德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青少年思想变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寻求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我们希望通过开发和联合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工作机制,使德育工作达到立体化、综合化、社会化,实现学校、社区双赢的效果。但是,社区教育资源还相对缺乏,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资源。

2、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的形式缺乏吸引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这种变化必然引起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这就要求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在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结合中,不断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探索有效活动形式。我们努力改变思想教育就是死板的教条或是简单枯燥的实践。我们在管理方式、工作模式、内容方式上不断探索有效方法。开展了“把时间储蓄起来”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家庭教育大讨论等系列活动中让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展示他们个人的风采,让他们在荣誉感、成就感,既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又为社区、为他人提供了服务,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3、青少年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部分学生、家长对社区教育活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他们普遍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了思想素质发展。所以有些学生在参与德育活动时受教师的指定的较多,主动参与的较少。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最重要的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本身的多样性、生活性和实效性。德育不是死记硬背道德知识,而是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克服自我的道德困惑,以实现完善自我的目的,所以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只有生活的东西才会有吸引力的,才上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生才会自觉参与,实现德育的目标。

总之,依托社区资源,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过程互动的德育培养实践模式,构建大德育的概念,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上海市龙苑中学

                                           侯烈

                                        20061110